'道可道,非常道'——当老子的智慧遇上茶汤蒸腾的雾气,我突然明白这流传千年的箴言,正在这片东方树叶中徐徐展开。“凤凰三点头”、白瓷盖碗里沉浮的茶瓣,陶壶内壁积淀的岁月茶垢,都在缄默却诉说着'不可道'的玄妙。
图片
那些年被辜负的茶汤办公桌上中规中矩的杯里浮沉的茶叶,经常续杯到淡白;开会时的纸杯糊弄,莫提茶香只有聊胜于无的滋味;出差途中随手拧开的瓶装乌龙——这就是我过去三十年职场生涯的'饮茶图鉴'。其实不管是什么偶得的好茶,在我这里也只是口腔似有若无的尝到一点差异。直到在茶艺课上看见老师用克秤精确到0.1克的投茶量,才惊觉自己从未真正'认识'过任何一片茶叶的“真容”。想起朋友曾特意冲泡珍藏的狮峰龙井,当青瓷盏中嫩芽舒展时确实好看,我却在一边聊天一边解渴似的喝,回头想想真有点冏——可不就是妙玉所说的“牛饮”嘛!什么“色绿、汤郁”、“如兰似蕙”,统统被我辜负了。如今回想,恰似老子所言'五色令人目盲',那些年,诸事匆匆,我来不及去体味细微的美好。茶器里的修为看到摆放茶具的规矩,像极了一个成熟企业的职场生态定位,各自忙碌、分工有序:紫砂壶如掌舵者,包容却定调;公道杯是核心,平衡各方诉求;品茗杯是岗位诸神,最终承载所有滋味。
而我,原来竟一直混淆着它们而“乱烩”,一个茶杯装了乾坤。当手指触摸到不同茶具的肌理、不同秞面的光影、手绘隐藏的工匠风格,让我想起职场加班做的方案——品质藏在细节里,它会说话。
图片
在茶里重拾时间看到别人'凤凰三点头'技法的行云流水,轮到自己却是手腕酸痛,如同初用电脑的老干部,笨拙到可爱。当终于可以让水流划出流畅抛物线,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柔和流转,突然理解为何日本茶道强调'一期一会'——那些年在职场囫囵咽下的茶,何尝不是错失的人生片段?近日大数据推的|各种花式泡茶视频让我手痒,便尝试了一下'冷萃法'。当微冽的茶汤滑过喉咙,心思也霎时宁静、清凉了。原来道家说的'致虚极,守静笃',茶,就会给你。茶道,生存之道《茶经》说的'茶之为饮,发乎神明',茶的滋味百转,如同人生。
图片
初尝是生存必需的苦涩,细品方知回甘。那些年错过的岂止是茶香?分明是与自我深谈的时光。幸好还不算晚,就像好茶不会责备饮者的怠慢,它永远都在,等你准备好的时候,自会去用全部的感官去阅读这东方树叶里封存的天地精华。茶是有生命感的。当看见茶的苏醒,茶汤的色清到浓,再到淡,香气从青涩到醇厚,再到竭力仍然寡淡,像一个人的一生,从少年锋芒到中年沉稳,再到龙钟暮年。 人说,好茶不怕等。存放十年的老茶,褪去了火气,却多了内敛的甜润。人生亦如此——年轻时追求浓烈,如今更爱悠长回甘。茶在时间里变化,人也如茶。 现在的我,终于可以安静地喝完一泡茶,不再看表,不再分心。茶汤入口,能尝出阳光、雨水、山风的味道。茶里,有天地,也有时间。 老子说“道法自然”,茶亦如此。它不紧不慢,按照自己的节奏释放滋味。而我们,也该学会像茶一样活着,慢一点,世界不需要时刻沸腾的你,保持自己合适的温度就好。 新茶饮的年轻密码最近路过写字楼下的新式茶饮店,总会被年轻人手中的'创意特调'吸引。冷萃单丛配上荔枝冰球、陈年普洱调制成奶茶,甚至还有氮气冲泡的冰滴乌龙。起初觉得太混搭,而好奇打卡了各大品牌门店——喜茶、卡㕵卡、霸王茶姬、茶百道......,以及敷衍自己的口渴时偶而的随机一杯任意品牌、任意滋味,各种绵密的甜或咸的香下,也藏着或深或浅的、熟悉的茶韵,突然悟了——这何尝不是另一种'茶道'?
图片
图片
这些五彩斑斓的饮品,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下的执拗革命。他们不走寻常路——为什么不可以用雪克杯代替盖碗?你有茶席,而我有外卖袋......,但茶终究还是茶,它一直都在。年轻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茶的袅袅生香。不管是茉莉花茶配气泡水还是凤凰单丛搭芒果,都是'茶之为饮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'的当代诠释。所以,茶道从来不是凝固的标本。那些网红茶饮店排队的身影,竟然像是当代的'茶马古道',茶汤可以调成星空色、加入冰块、“珍珠”、水果......,茶变的古老又年轻,从四平八稳的茶桌到市井路边随手杯,这是最脑洞大开又最浪漫的破圈:在千年的躯体上,长出年轻健美的翅膀。大道无形——茶之道的自由与包容茶道如禅,有法而无定法。真正的茶道,从来不在盖碗的弧度里,不在注水的角度中,而在饮者的心境。这就是茶——粗瓷大碗豪饮可喝得,奶茶店的一次性杯子用吸管也喝得。就像武夷山的茶树,长在岩缝中的反而有独特岩韵,长在平地的则另具甘醇,不同的生长方式,成就的都是好茶。放下对'正统'的执念,反而能遇见更广阔的茶境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晟红网-年股利率-股票配资是什么-交易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